栏目分类

你的位置:哪个平台有og真人 > 新闻动态 >

新闻动态

神舟十九号返航推迟,竟是因为天气?航天员返航后被禁止生育辟谣

神舟十九号原定4月29日返航,却因为一场大风沙尘暴被迫推迟!

你以为飞船返航像打车一样简单? 实际上,风速超过8级就可能让返回舱在空中“打滚”。

更离谱的是,网上竟有人传“航天员返航后不能生孩子”,连刘洋、王亚平都被造谣! 今天咱们用科学和事实,把这两件事彻底说清楚。

一、返航推迟真相:一场大风差点让飞船“翻车”

神舟十九号原计划4月29日返回地球,但东风着陆场突然刮起大风,阵风速度冲到每秒18米(相当于8级大风)。 这种天气下,别说飞船,人站都站不稳。

飞船返航最怕两件事:降落伞被吹烂,返回舱被拖着跑。 神舟的主降落伞有1200平方米,相当于3个篮球场大小。

如果遇到强侧风,伞面可能被撕裂,返回舱直接失控。 2021年神舟十二号返航时,就曾因主伞被风吹歪,落地后硬生生被拖出十几米远。

沙尘暴更让搜救队头疼。 直升机的安全起飞风速不能超过每秒15米,地面车辆在能见度不足500米的沙尘里根本跑不动。

2023年神舟十六号返航时,就因为沙尘导致搜救队晚到了20分钟,全靠返回舱自带的北斗定位才快速找到目标。

二、美国俄罗斯也怂过:天气面前,全人类都认栽

别以为只有中国飞船看老天脸色。 2020年5月,美国载人龙飞船首次载人返航,就因墨西哥湾飓风推迟了2天。 他们的4个降落伞只要有一个被风吹偏,飞船就会像秤砣一样砸进海里。

俄罗斯联盟号更惨。 2018年10月,一艘飞船返航时遇到暴风雪,返回舱被风吹得滚下山坡,舱门都被积雪堵死,航天员差点闷在里面。 后来搜救队拿着铁锹挖了半小时才把人救出来。

中国航天专家早就公开说过:飞船返航的气象条件有6大硬指标,包括地面风速不超过10米/秒、能见度大于5公里。 这次神舟十九号遇到的风速超标近一倍,推迟返航才是负责任的选择。

三、生育禁令大辟谣:刘洋孩子都上小学了

网上有人说“航天员返航后禁止生育”,还拿刘洋、王亚平举例。事实是:刘洋2012年执行神舟九号任务,2014年就生了儿子;王亚平2013年飞天,2016年生下女儿。 两位妈妈的孩子现在都活蹦乱跳的,谣言不攻自破。

太空辐射确实存在,但国际空间站里的辐射量,相当于每天做2次胸片检查。 中国空间站的辐射防护更强,航天员半年任务接受的辐射量,还不如做一次CT扫描。 医学研究早就证明,这种剂量不会影响生育能力。

至于“选拔要求已婚已育”,纯粹是怕耽误女航天员最佳生育年龄。 王亚平第一次飞天时才32岁,要是等训练完再生育,可能就错过黄金期了。 现在这条规定早就改了,已婚未育也能报名。

四、着陆场有多拼? 直升机凌晨3点还在演练

东风着陆场面积相当于2个上海市,但搜救队能把误差控制在百米级。 这次为了应对天气变化,他们提前把6架直升机、18台特种车分散到4个备用着陆区,每辆车都装了沙漠脱困板。

地面人员更拼。 返航前72小时,气象组每2小时更新一次预报;雷达车在零下10℃的戈壁滩连续蹲守20天,就为了捕捉返回舱冲出黑障区的10秒钟信号。 2022年神舟十四号返航时,搜救队员穿着防护服在沙尘暴里徒步搜索,口罩里都能倒出半杯沙子。

五、航天员落地后第一件事:被抬着走

别被电影骗了! 航天员出舱后根本不能走路。 在太空待半年,他们的骨头钙流失相当于老年人10年的量,肌肉萎缩30%。 神舟十二号指令长聂海胜返航后,坐轮椅坐了1个月才恢复。

医疗队24小时待命,连返回舱里的座椅都是特制的。 2023年神舟十五号返航时,医生发现航天员邓清明的血压突然升高,立刻给他注射降压药。 从开舱到送进医监医保车,全程不超过40分钟。

至于网上传的“航天员出舱后必须隔离”,其实是医学观察,防止太空微生物感染。 3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隔离21天后,照样能吃火锅、做直播,王亚平还戴着女儿送的兔耳朵发卡上央视。